在绿色农业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甘肃省在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日,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的调研组,特别是由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的闫成副站长带队,从2月23日至25日,对我省的秸秆饲料化利用进展、成效以及在防沙治沙方面的实践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研组往返于多个项目区,首先来到的是位于武威市凉州片区的三北六期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区。在这里,调查小组仔细地了解了河西走廊地区秸秆利用的情况,特别是通过秸秆供给运作机制解决沙漠化问题的创新措施。
随后,调研组当地考验查证了甘肃元生农牧、永昌县宝光农业、山丹县合方农牧和山丹县润牧饲草等多家企业,进一步探索这一些企业在秸秆饲料加工等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他们与省及各市、县的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和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推动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对甘肃省秸秆饲料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给予了充分肯定。闫成副站长强调,未来需要进一步扶持规模化的秸秆饲料化利用企业,使其在资本、技术和市场上不断壮大,进而推动秸秆的收集、运输、储存、加工及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
具体而言,调研组提出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动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技术创新与研发工作,提升秸秆的高值化利用水平;二是总结和提炼典型经验,关切河西走廊地区的成功模式,为全省的饲料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借鉴;三是加强行业监督管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确保秸秆的有效利用。
近年来,甘肃省聚焦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提质增效,推出了一系列综合利用项目。截至目前,在全省的34个县(市、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已深入推动。“我们正紧盯秸秆的收集、运输、存储、加工等环节,致力于通过专业化的主体引导和技术上的支持,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强调。
值得注意的是,全省已培育出年加工量超过5000吨的饲料化企业76家,年加工秸秆到达105万吨。展望未来,预计到2024年,甘肃省的秸秆饲料化利用总量将达到813.83万吨,利用率将稳步提升至65.52%。
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与企业的热情参加,标志着甘肃在秸秆饲料化利用上的发展正向前推进,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为乡村振兴及生态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全面信息共享与合作,甘肃未来的秸秆发展前途将更加广阔。
总结来说,甘肃省的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是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预示着未来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治理的密切结合。在全国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甘肃这一行动无疑将成为推动中国生态农业转型的重要示范,也将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本网讯(通讯员 储茂银 田源瑞)近期继续晴热高温少雨气候致使全县范围内土壤失墒加重,形成玉米等农...
近日个别地方毁麦“割青麦作饲料”的短视频在网上流传,一度引起大家的关注,并迅速登上热搜。农业农村...
国内的饮食文化很丰厚,再加上人口许多,每年的食材需求是十分大的,尤其是肉类,每年的消耗量都很惊人...
小麦机播具有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稳定、覆土良好、节省种子、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2...
Copyright © 2002- 2022 开云体育app官方下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