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之“畜牧业”,行业代码“A03”。“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比上年增加2,667万头,增长3.8%;全年猪肉产量5,794万吨,比上年增加253万吨,增长4.6%。2023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3,422万头,比上年末减少1,834万头,下降4.1%。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142万头,比上年末减少248万头,下降5.7%。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饲料、生猪、兽药的生产与销售,其中生猪养殖是公司核心业务。我国是世界猪肉消费和生猪养殖大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监测数据,2023年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为30.5公斤/年-人,同比增长13.4%,实现近4年最高消费量。根据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情况看,国内生猪销售市场规模依然高达万亿,整体生猪养殖市场空间广阔。
2023年,随着生猪产业的充分发展,禽类动物、反刍动物养殖产业及宠物产业的持续发展,带动饲料工业产量较快增长,饲料行业高水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报告期内,全国工业饲料产值、产量实现双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加快,规模企业经营形势总体平稳向好,饲料行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2,162.7万吨,比上年增长6.6%。其中,配合饲料产量29,888.5万吨,增长6.9%;浓缩饲料产量1,418.8万吨,下降0.5%;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709.1万吨,增长8.7%。分品种看,猪饲料产量14,975.2万吨,增长10.1%;蛋禽饲料产量3,274.4万吨,增长2.0%;肉禽饲料产量9,510.8万吨,增长6.6%;反刍动物饲料产量1,671.5万吨,增长3.4%;水产饲料产量2,344.4万吨,下降4.9%;宠物饲料产量146.3万吨,增长18.2%;其他饲料产量240.2万吨,增长7.6%。
饲料行业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动直接受下游养殖业影响,最终取决于居民饮食结构、对畜、禽、水产品等肉类产品的消费情况。我国是人口大国,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对肉类产品的需求量将维持在高水平且保持一定增长。虽然短期内特定单一品种饲料的需求量会因下游养殖行业周期性波动而随之变化,但是从近十年来饲料整体产量的变动情况去看,我国饲料行业整体不有着非常明显的周期性上升或下滑特点。
过去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长期以散养为主,生产集中程度较低,但近年来行业规模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农村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出栏量占全国出栏量的比重已达65.1%,比2012年提高26.7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可达到68%,规模养殖场慢慢的变成了猪肉市场供应的主体。截至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规模排名前五的上市企业(含A股和H股)合计出栏超1.2亿头,约占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16.79%,较2022年同口径(含202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企业)计算的合计市场占有率提升了1.41个百分点。根据近五年数据,头部企业市占率呈现稳步抬升态势,行业规模化程度不断的提高,产能向优势企业不断集中。
我国生猪价格随市场供需关系的波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传统观念认为一般3到4年为一个波动周期,但近年来猪周期受多方因素影响呈现出新的形态,周期底部时间被延长,并且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
2020年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在养殖高利润的驱动下加快恢复,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数据估算,2020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较2020年初增长超过40%,此后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受即时和预期行情等复杂因素影响不断出现小幅波动,但从始至终保持在《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规定的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以上,生猪产能较为充足。2023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受生猪市场行情长时间磨底等因素影响呈现持续去化的基调,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142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的101.02%,为2021年以来的最低点。从生猪生长繁殖规律来看,一段时间内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影响大致十个月后的肥猪出栏量,从供给端对猪价产生某些特定的程度影响,其他影响猪价的因素包括人口数量、饮食上的习惯、季度需求变化、替代品价格等需求端因素。
兽药行业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我国大部分兽药企业规模小、研发实力弱。2023年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大幅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部分中小微兽药生产企业由于未通过新版GMP验收,被取消了生产兽药资质,这也促进大规模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的逐步提升。此外部分大型养殖企业依靠庞大的内需支持,在动保业务板块由内而外的发展加快了动保行业从单纯产品竞争格局转变为“产品+养殖技术服务”综合竞争格局的进程。随着2023年国内生猪产能的回调,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兽药客户规模和结构不断改变,养殖终端对兽药和技术服务需求的多样性明显地增加,兽药公司竞争将更为激烈。
公司主要是做饲料、生猪、兽药的生产与销售,并为中小型企业、养殖户提供产品、养殖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批基础良好的猪场和饲料厂,以及国内较为优质的种猪资源。
报告期内公司集中优势资源聚焦生猪养殖业务,维持生产经营的持续运行,维护核心资产的稳定,进一步夯实自身在生猪养殖领域多年以来积累的基础,促进自身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报告期内,企业主要从事饲料生产与销售、生猪养殖与销售及兽药的生产与销售。
公司主要提供猪饲料、禽饲料以及少量水产饲料和反刍饲料,产品结构以全价料为主,同时预混料和浓缩料产品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饲料产品大多数都用在饲喂畜禽及水产品,为畜禽及水产品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公司是国内大型生猪养殖和饲料企业,报告期内公司集中资源聚焦生猪养殖主业,饲料业务能够较为灵活、充分地配合公司经营规划进行发展。
公司是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公司基本的产品包括肥猪和仔猪。报告期内,公司肥猪产品主要出售给批发商、肉联厂及肉食品加工厂进行屠宰及深加工,仔猪主要出售给其他养殖单位或个人进行育肥。
主要产品以猪、禽用兽药为主。企业主要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兽药、混合型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兽药产品大多数都用在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发展生猪养殖业务,公司饲料及兽药业务主要支持主业并灵活配合公司经营规划进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下辖饲料、生猪养殖、兽药三大业务板块,公司各业务板块的经营模式如下:
2023年公司饲料业务受公司阶段性经营规划和资金情况影响较大,四季度末公司依据《重整计划》借助双胞胎集团强大的经营管理能力,复用双胞胎经营管理模式逐步盘活公司饲料业务,大多数表现在以下方面:
(1)强化对营销前台的管控,重新构建前后台作战体系及分权和行权,强化前台主战、后台主建的职责分工,建立更高效的流程化经营组织;
(3)针对不一样客户群体采用不同的业务模式,分销主要围绕优质经销商开发,在全国各乡镇布局经销商网点,家庭大猪场采用直销经营模式,养殖公司和规模化大猪场采取OEM代工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主要经营模式有自繁自养模式和“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是一种轻资产扩张模式,即在公司的繁殖场周围一定区域内,发展若干合作养殖农户,公司为农户提供仔猪、饲料、兽药、全程养殖技术指导和管控,公司负责生猪销售,并承担肥猪销售的市场风险,合作农户负责育肥阶段猪场的建设投资、生猪育肥饲养工作,不承担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该模式的核心是融合了公司成熟的猪场管控技术及环保建设优势、品牌优势、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养殖技术优势及肥猪的销售优势,并结合了农户的固定资产建设、土地资源、养殖责任心等要素,该模式可突破自建猪场的资金瓶颈,推动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以更快速度扩张。在“公司+农户”模式下,公司会根据合同要求对养户出栏率、料肉比、饲养时间等指标进行约束性考核,并定期对考核结果无异议的养户进行费用结算。
公司兽药产品主要是通过一级代理商进行分销,同时成立养殖技术培养和训练学院,面向规模猪场培训专业养殖技术。公司充分的利用自身在动物疾病服务方面优势,通过专业的技术服务经营销售团队为高端客户提供养殖场疾病防控服务及个性化的产品定制。
报告期内,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处于预重整期或重整期,生产经营受到资金和人员等方面资源掣肘,同时出于支持养殖主业持续稳定经营和核心资产稳定需要,公司暂时性压缩饲料业务规模。报告期内,公司销售饲料(含调拨至养殖板块)合计64万吨。
报告期末,随着重整工作的完成,公司财务情况和资金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双胞胎集团为公司饲料业务团队打造、经营管理、平台系统、运营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公司真正开始启动复工复产工作,优先在市场容量大、有物流优势的区域复工复产。
在饲料研发上,公司依托双胞胎集团强大的研发平台和能力,重新对正邦饲料产品做优化赋能,以工厂为基地,产品对标市场主流友商,从营养和产品性能上打造性价比领先的产品,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在饲料生产上,复用双胞胎集团完善的工厂管理体系和领先的生产工艺,提高工厂生产效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高性价比产品的保障能力;在销售端,公司已经通过启用多个营销团队、举办招商会等方式加快恢复重点区域布局,加速饲料业务的盘活。
报告期内,公司在资金和人员配置等资源有限、养殖效率及产能利用率不足等情况下,积极开展各项应对举措以尽可能减少亏损,保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保护核心优质资产的完整。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共547.85万头,其中商品猪出栏213.35万头。
公司坚持长期育种工作,培养了一批业务技术骨干,同时也跟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国家重点农业院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公司2020年—2021年期间合计进口种猪11120头,拥有法系、美系、加系、托佩克系等较为丰富的育种资源,建立了从核心群、扩繁群、商品群的一整套完整的育种体系,为公司育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业务基础;2023年公司育种工作的目标是维持核心种猪场优质种群的延续。报告期内生猪行情长时间处于底部,公司处于预重整及重整阶段,种猪生产和销售业务承压,但育种工作整体实现了平稳过渡,公司种猪资源和育种成果与双胞胎集团育种业务高度互补,双胞胎集团将帮助公司整合育种资源并有效拓展种猪销售渠道。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维持核心种猪种群的延续和稳定,但繁殖种群和育肥种群规模与栏舍产能相比仍处于不饱和阶段,公司栏舍产能利用率仍有待提高,由此产生大量闲置资产折旧、摊销、减值以及租赁资产退租等直接损失,同时也大幅增加了养殖成本,影响经营效益。因此在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核销及处置无利用价值的闲置及低效资产等手段,继续清退冗余产能,优化公司整体资产质量,同时也对基础良好的猪场进行投资收益测算,有序开展重整后的复养复产工作。为此公司建立专门的资产处置团队对复养复产工作进行项目制管理,将工作责任穿透落实到个人,同时通过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积极性,加快项目进度,提升完成质量。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完成超过15万套智能设备的安装,包含自主研发的精准饲喂器、点猪摄像头、温度控制器、温湿度记录仪、环境控制器和智能IOT(物联网)服务器等。公司开发完成的供料系统,已在多个场区进行了业务运用,满足了对不同类型、不同日龄猪只的日常喂养;公司通过环控数据应用平台实时监控猪舍内温湿度的曲线以及风机、水帘、喷淋的开启情况,实现了对环控器温湿度调节策略和猪场标准化温湿度策略的远程控制;公司使用预警设备对其他设备运行异常情况进行警报和预警,如下水下料运行异常警报、温湿度超过标准异常警报、料量缺失警报、料霉变预警、设备在离线警报等,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办公软件、短信以及电话等多渠道接收警报,从而达到实时监控的效果。
公司以往的实践证明智能设备的使用能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养殖效率。同时现代化的猪舍能为生猪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结合现代防疫技术,可以提升生猪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生产成绩,为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重点养殖区域的聚焦和人力资源的适配。公司已通过战略调整确立了以江西总部为辐射中心的南方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养得活”是发展生猪养殖业务的基础,选择大于努力,南方部分地区气候及地形针对“预防非洲猪瘟”形成天然环境优势,叠加一定的人口及销售资源,尤其是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省份还具备充足的港口资源形成饲料原料的进口优势,有利于公司加速业务调整恢复养殖效益,深化变革不断提升经营效率,以精细化管理轻装上阵再发展。
公司的兽药业务主要产品以猪、禽用兽药为主。公司主要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兽药、混合型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兽药产品主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
报告期内公司兽药业务研发方向主要为中药类产品,2023年成功上市中药类新产品玉屏风颗粒。
报告期内,饲料业务因合并范围变更、现金流影响,对外销量大幅下滑;生猪养殖业务因主动调减产能的影响,出栏规模出现大幅下滑;兽药业务因业务发展转型等原因销量也出现回落。
报告期内,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隆冬”及自身有限的资源条件影响,公司仍采取保生产、稳经营的保守态势进行运营管理,同时公司积极推动预重整及重整工作,《重整计划》于报告期末执行完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9.92亿元,同比下降51.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29亿元,同比增长163.72%。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如下:
1、报告期末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公司通过实施《重整计划》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清偿正邦科技及正邦养殖系列公司债务、引入重整投资人的投资款,其中公司根据《重整计划》实施以股抵债产生的重整收益176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和现金流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2、报告期内,公司因执行《重整计划》设立信托平台公司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合并财务报表层面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以及应收原子公司款项账面余额与其账面价值差额抵减投资收益后,扣减利润24.64亿元。
3、报告期内,公司因执行重整,被动代为清偿正邦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部分担保债权等9.11亿元,基于谨慎性原则,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扣减利润金额9.11亿元。
4、受制于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及公司资金状况,生猪养殖业务继续采取阶段性防守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施行灵活的销售策略,根据行情和公司自身情况调整生猪销售结构和销售数量,根据生产经营规划把控资金回流节奏,保证资金安全,维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由于报告期内公司大部分时间处于预重整及重整阶段,财务和资金等方面的紧张情况尚未得到充分缓解,因此经营上仍采取阶段性防守战略,但公司能繁种群数量、生猪存栏情况相对稳定,PSY、料肉比、存活率等关键养殖指标稳中有进。
5、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费用率较高,正通过资产优化及复工复产不断摊薄公司费用
一方面公司长时间处于预重整及重整阶段,出于维稳需要生产经营采取战略防守态势,另一方面公司财务和资金状况受限,导致公司2023年整体业务规模相比高峰期仍处于低位,闲置饲料工厂、养殖栏舍的折旧摊销,以及人效较低、组织无序等产生的不合理成本和费用等问题亟待解决。报告期末,公司通过重整工作已一定程度改善财务和资金状况,通过深度梳理和处置闲置低效的自有和租赁资产、科学调整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制定精准激励有成效奋斗者的考核机制等方式,不断提升公司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员工思想高度和工作积极性,以适应公司新的发展的需要。
6、报告期内,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期末存栏生猪及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10.36亿元。
公司于2019年启动的“万头国外种猪引种计划”截至2021年4月累计完成引种超1.1万头。本次引种结束后,国际主流的法系、美系、加系、托佩克系等种猪同时聚集于公司的产业体系中,丰富了公司种猪基因库,改善种猪遗传性能,打造具有正邦特色的商品猪配套系。目前这部分优质资产得到了延续和保留,现有种源可根据公司当前和未来生产经营规划灵活配置,除了满足自有繁殖种群正常更新替换及扩繁需求,还可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品质优、成本低的品系,建立公司自己的种猪“货架”,不断恢复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各类生猪疫病防控成为常态后,公司迅速建立了标准化、流程化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公司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成为行业标杆,曾被写入了农业部出版的书籍中在全行业推广,近年来公司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对防控体系不断来优化,提升防控效果。此外,公司已通过战略调整产销区域,避开生物安全高危地区,从根源降低整体生物安全风险。公司在生物安全防控领域的成功和成熟经验做法赋予公司养猪“养得活”这个大前提,为公司“养得好”“养得多”“卖得好”提供坚实基础。
公司始终重视和坚持从农业化管理思维转向工业化管理思维,公司近几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猪场运营管控全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所有新建猪场和条件适宜的已建成猪场进行了技术改造,最终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良好的猪场,改造完成的猪舍使传统单纯靠人力养猪不断转向靠设备养猪,并进一步迈进现代智能化养猪的新阶段。随着公司财务状况和流动性改善,这部分优质产能的利用率将逐步提高,优质产能的潜力将得到释放,公司“降本增效”的长期经营策略将得到有力支撑。公司将不断提高一线业务场景的数智化覆盖率,拥抱行业新趋势,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产业投资人双胞胎农业所属双胞胎集团的业务规模和经营管理水平均处于行业前列,根据《重整计划》双胞胎集团承诺在重整完成后的24个月内逐步启动自身生猪养殖、饲料等业务资产置入上市公司的重组程序,并承诺在重整完成后的4年内完成相关业务及资产的整体上市。在此期间,双胞胎将引入一批经验丰富、能力出众、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加入正邦科技,利用自身在先进科学技术、精细化管理、成本管控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正邦科技实际情况,通过提供强大的供应链支持、加快各类优质资产复工复产、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等手段逐一化解当前正邦科技内部各类经营难题,提高人效改善经营业绩,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报告期内公司处于预重整及重整的特殊阶段,加之全年生猪行情整体较为低迷,使得公司经营业绩继续承受内外部压力,在此期间公司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专注维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和核心资产完整,暂时性压缩了各业务规模,目前公司《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公司财务状况和流动性得到了较大改善,公司核心业务和优质资产得以保留,为公司恢复正常经营能力,回归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逐步重塑公司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深厚潜力。
公司业务涉及生猪养殖全产业链,公司未来将形成以生猪养殖为主业,饲料及兽药板块业务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生猪养殖业务将在“养得活”“养得好”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规模和效益;饲料、兽药业务依靠庞大的内需优势基础上积极参与外部市场竞争,了解一线市场需求,拥抱行业新变化。公司业务发展节奏追求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实现公司整体生产经营活动稳定、循环、可控为目标。
报告期内生猪养殖行业格局不断重塑,行业规模红利已转变为成本红利,微利时代的到来凸显成本竞争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产能也将向具有以成本为核心的各方面优势的企业集中。新形势下公司将在控股股东的支持下,利用好公司在种猪、生物安全、数智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内部优势资源,围绕“降本增效”目标持续努力。公司将通过组建专门的项目团队深入一线场景,对不同类型猪场进行分层分类,制定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并强化改进举措的落实效果,充分发掘生产潜力,朝降本增效目标的痛点集中力量精准管理。
公司拥有一批基础良好的猪场、饲料厂,加快复工复产、盘活现有的优质资产,提升整体产能利用率,是实现公司各项业务协同发展,摊薄成本费用并进一步从减少亏损到实现盈利的前提,优质资产的盘活将充分考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和投入产出效益等因素,分清轻重缓急,精准配置资源,避免将战略资源浪费在非战略机会点上。
公司的发展不仅需要管理层的正确决策,更要依靠广大员工上下齐心、同向发力,只有力出一孔才能利出一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公司将卷集更多的优秀员工到公司的战略规划当中,一方面要吸收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优秀人才加入公司的事业;另一方面要通过精准的激励机制,做好绩优员工的激发和保留,打通绩优员工晋升和加薪的通道,通过差异化激励政策,为有成效奋斗者增收,让真正为公司创造效益的人、有激情有活力的人看到希望和努力的方向。同时公司将通过多举措营造廉洁诚信风气,努力为脚踏实地的奋斗者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环境,为实现公司既定目标构建良好的制度基础。
公司将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公司深刻意识到农户是公司生存的土壤,“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是帮助农户增收,公司将通过指导农户对猪场硬件设施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在防疫、洗消和物流等环节进行专业帮扶,让农户专注养猪,提升收益的稳定性。公司将通过复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经验和有效手段,逐步恢复和扩大“公司+农户”生产模式,与农户共同进步、共享成果,努力构建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近年来,国内外口蹄疫、禽流感、猪链球病、蓝耳病等对猪、鸡、鸭养殖业有较强破坏力的疫病时有发生。各类疫病对行业影响较大,导致畜禽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市场供应,对未来期间市场供求和价格造成不确定影响。另外,畜禽疫病的蔓延加上社会部分言论误导,容易引起消费者心理恐慌,影响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致使畜禽养殖企业面临较大的销量与销售价格压力。虽然公司十分重视疫病防治,但一旦发生大面积疫病,将使公司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日趋重视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以及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控制已经成为食品加工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公司面临的产品质量风险主要为食用风险即公司销售的商品肉猪等产品的卫生安全风险。虽然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但公司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品牌、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从而在一段时间内会连带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公司养殖业务可能会受到干旱、水灾、地震、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在公司生产基地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均可能造成养殖场、其他设施或设备的重大损坏或灭失,生猪存栏或出栏数的大量减少,进而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无法排除下属企业所在地区遭受类似重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但是公司各项业务布局比较分散的现状保证了特定区域发生重大疫病或自然灾害时,不会对公司整体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生猪养殖市场的集中程度持续上升,但大量散养户及中小养殖企业在猪肉价格高时进入,在猪肉价格低时退出,从而较大程度影响市场供给量的稳定性,导致行业供需匹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周期性波动,进而造成产品价格的较动性。近十年来,我国猪肉价格经历了多轮价格周期,价格波动性特征明显。报告期内公司主业单一,为生猪养殖,近几年受到行业周期性供需变化的影响,公司面临较大价格波动风险。若生猪价格出现大幅下滑,销售价格低于公司的养殖成本,将对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养殖业务收益将不达预期甚至出现亏损。
公司作为规模型养殖企业,需要租用大量农村土地实施养殖。虽然公司租赁农村土地均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所有必要手续,但如出现租赁到期,或出租方的原因(如不愿续租或财务等原因)不能继续将土地、房产及设施租赁给公司而公司又未及时重新选择经营场所的情形,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自繁自养模式可能存在的风险有:①异地管理风险:鉴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公司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异地管理风险;②资金风险:由于该模式的资金需求量较大,公司可能会存在因资金问题而暂缓实现生猪规模的快速扩张。
“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模式可能存在的风险有:①养户的道德风险:在市场生猪价格高于约定回收价时,可能会有养户偷卖肥猪的情况。②市场风险:在市场生猪价格低于约定回收价格时,公司可能面临猪价倒挂的市场风险。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包括调控生猪产能、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稳定提高畜禽综合生产能力、落实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大力扶持与推动畜牧产业进入快速转型期,鼓励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建立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体系。公司所从事的畜禽养殖主营业务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控和指导,未来相关政策如果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在公司控股股东双胞胎农业及其关联方将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的相关业务/资产注入公司前,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在一定期限内存在同业竞争的风险。
(1)公司已构建专门的非洲猪瘟防控管理团队,构建了完善和经受实践考验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开发了生物安全防控管理系统,同时,制定了严格的猪场建设标准,包括猪场选址、土地租赁、猪场建设用料、通风保温等建设方案设计,已充分考虑防灾、租赁土地长期经营风险,并购买了相关保险,努力将风险降至最低。
(2)公司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视食品安全为企业生命线,通过原料选购、生产过程管控、事后责任追踪等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模式,全程管控产品的安全生产。
(3)公司产业投资人双胞胎农业及其关联方的生猪养殖、饲料产业在业务规模和经营管理水平均处于行业前列,公司将通过复用双胞胎集团优秀的经营管理体系、先进的生产技术,利用双胞胎提供的各类资源支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加快生猪养殖、饲料和动保业务的复工复产,丰富公司业务条线和产品品类,同时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营造廉洁自律的风气,努力为奋斗者增收,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提升组织活力,以此提升人效,提高公司盈亏平衡的安全边际,抵御产品单一和产品价格下跌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4)针对公司分散经营的特点,公司成立了层级明确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在财务、采购、销售、生产等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在线管理。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责明确、管理和沟通效率迅速,极大降低了地域限制造成的管控风险。
(5)公司通过生猪行情预判、成本控制,合理设置生猪回购价格,在确保养户获得合理收益的基础上,降低公司市场风险。
(6)公司通过合同约束、猪场生产资料的簿记建档及深度技术服务,为养户提供全面养殖技术输出,并通过猪场管理软件,实时监控跟踪合作养殖户的猪场动态信息,有效预警,防范养户道德风险发生。
(7)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公司控制股权的人及关联方已作出承诺,将按照相关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在符合届时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规则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公司发展和维护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以解决存在的同业竞争及潜在同业竞争问题。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将采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相关法律和法规允许的方式,以市场公允价格购买资产、资产置换、资产转让或其他可行的重组方式,在符合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监管部门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逐步将与公司构成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的相关业务/资产注入公司。控制股权的人及关联方将于取得公司控制权后的2年内,启动业务/资产注入公司的法定程序,并在重整完成后的4年内完成相关业务及资产的整体上市。公司将敦促控制股权的人及关联方履行相关承诺。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本网讯(通讯员 储茂银 田源瑞)近期继续晴热高温少雨气候致使全县范围内土壤失墒加重,形成玉米等农...
近日个别地方毁麦“割青麦作饲料”的短视频在网上流传,一度引起大家的关注,并迅速登上热搜。农业农村...
国内的饮食文化很丰厚,再加上人口许多,每年的食材需求是十分大的,尤其是肉类,每年的消耗量都很惊人...
小麦机播具有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稳定、覆土良好、节省种子、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2...
Copyright © 2002- 2022 开云体育app官方下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