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温氏股份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开云体育app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05 09:15:54

  公司主体业务是肉鸡和肉猪养殖及其产品营销售卖,基本的产品为肉鸡和肉猪。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之“畜牧业”,行业代码“A03”。我国畜牧业的基本的产品为猪、牛、羊和禽等,其中猪肉和禽肉年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最大,两者合计超80%,产值超万亿元。

  我国肉鸡和肉猪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活鸡和活猪价格随行就市,从业者基本能够按照产量来实现销量,一般的情况下不存在产品积压的情形。

  肉鸡和肉猪行业是周期性行业,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其问题大多有两方面:一是目前行业集中度仍比较低,中小养殖户较多,存在“价高进入,价低退出”现象,造成产品价格因供给变化大而大幅度波动。二是鸡、猪饲养周期较长,产能增减与价格涨跌存在时间差。当鸡猪产品价格较高时养殖户开始加大产能和饲养量,但肉鸡和肉猪饲养一段时间后才能出栏销售。当出栏量慢慢的变多,市场供给显著增加时价格开始下跌;同理,产品价格下降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养殖户难以承受亏损时,开始削减产能,当供给明显减少时价格又开始上升。行业称此现状为“鸡周期”、“猪周期”。最近十多年来,我国肉鸡及肉猪行业都经历了多轮“鸡周期”和“猪周期”。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报告期内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519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猪肉2939万吨,同比增长8.2%(生猪出栏36587万头,同比增长8.4%),禽肉同比下降0.8%。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77万头,是农业农村部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上限4100万头的104.3%。总体上,报告期内国内猪肉供给充足,禽肉稍紧。

  上半年猪价总体低迷,行业大部分养殖企业亏损。猪价从3月开始企稳回升,6月上涨速度有所加快。根据Wind统计数据,6月全国外三元猪价同比上涨了15.83%,大部分养殖企业6月份养猪业实现盈利。根据农业农村部专业的人介绍,本次猪价上涨主要是恢复性、季节性上涨,叠加一些特殊因素的作用。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近年来,玉米、豆粕等价格持续上涨,对猪价上涨有一定的传导和推动作用。二是,新冠疫情防控有效,学校复课、工厂复工,社会餐饮逐步

  放开,猪肉消费显著增加,拉动猪价快速上涨。三是,部分中小养殖户压栏和二次育肥、猪肉进口量减少等因素造成猪肉供应阶段性减少,助推猪价上涨。总体上,目前生猪产能处于合理水平,预计下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与去年同期相当,供给相对充足。

  报告期内,鸡价总体比较平稳,与2021年上半年相当,其中2、3月下跌,4月后猪价上涨对鸡价有一定拉升作用。同时,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有效,酒店、大食堂和团餐等聚集性消费逐步放开,6月鸡价持续上涨接近1月的价格,同比增长2.98%。本轮鸡价上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2020年和2021年鸡价持续低迷,产能去化较大,供给与消费重新实现紧平衡,“鸡周期”开始步入景气期。

  公司的主体业务是肉鸡和肉猪的养殖及其销售;兼营肉鸭、奶牛、蛋鸡、鸽子等的养殖及其产品的销售。同时,公司围绕畜禽养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经营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现代农牧设备制造、兽药生产以及金融投资等业务。

  公司的基本的产品为肉鸡和肉猪,别的产品为肉鸭、鸡蛋、原奶及其乳制品、生鲜肉食品及其加工品、农牧设备和兽药等。

  肉鸡和肉猪主要用途为食用。农牧设备产品主要为畜禽养殖栏舍、饲喂系统、环境控制管理系统和卫生清扫系统等养殖业所需的设施设备,主要用途是为畜牧养殖提供成套设施设备。兽药产品主要用途为诊断、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等。

  公司的经营模式是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即公司负责鸡猪育种、营养和防疫等研发技术,生产出鸡苗、猪苗、饲料、兽药和疫苗,提供给合作农户饲养肉鸡和肉猪至出栏。在合作农户饲养过程中,企业来提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环保处理等关键环节一整套技术上的支持和服务,同时做好过程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合作农户按公司品质衡量准则规范饲养。合作农户饲养肉鸡、肉猪达到出栏天龄后,按公司指定地点和方式交还给公司,公司组织对外销售。最后,公司向合作农户支付委托养殖费用,该批次合作养殖结束,进入下一批次循环合作,主要流程如下:

  合作农户与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后,双方签订委托养殖合同,开始合作。委托养殖合同确定企业来提供给合作农户鸡猪苗、饲料和兽药等养殖物资的权属为公司,合作农户在合同期间按流程领用,无需垫资;确定鸡猪苗、饲料和兽药等养殖物资的领用价格(该价格为公司通过养殖管理模型测算的流程定价,与市场行情报价不具有可比性);确定合作农户交付产品时应达到的品质衡量准则(体重、外观和食品安全等)、结算价格和交付方式。

  合作农户交付产品时,公司依据产品质量、体重及其结算价格计算总收入,减去合作农户领用的种苗、饲料和兽药等物资所需费用,得到应该支付合作农户的委托养殖费用。

  通过长年的技术研发投入和积累,公司掌握了不同畜禽品种在不同饲养条件和饲养阶段的成活率、正品率、耗料量、耗药量和生长体重等关键技术指标的表现,并分类集成后录入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监测和评估合作农户的饲养现场管理情况。

  公司依托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精准分析合作农户在饲养过程中关键技术指标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督促技术人员现场排查,提升对合作农户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公司紧密型“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已运行三十多年,是公司获得持续发展和壮大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常常被业界称为“温氏模式”。该模式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经济、政策和技术的进步,公司不断升级迭代经营模式,已由“公司+农户”升级为“公司+家庭农场”模式,目前继续升级为“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模式,未来进一步向“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模式迭代。

  “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经营模式是公司负责整个养殖小区的租地,并统一做好“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土地)、建设规划和经营证照的办理等工作,通过以下三种形式与农户开展合作:

  第二种:合作农户根据公司标准,在养殖小区内投资建设标准化养殖场,然后与公司合作养殖。这类农户通常是公司的长期合作农户,与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

  第三种:地方政府专项产业基金投资,由公司建设标准化养殖场,然后吸引合作农户到养殖小区内与公司合作养殖。

  “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模式是公司将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和分销等功能集聚联合发展,形成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一体化产业链。目前初步规划按照年产优质生猪50-100万头(或肉鸡6000-10000万只、水禽3000-5000万只)的规模标准进行设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设高标准养殖设施,包括种畜禽繁育基地和肉畜禽养殖基地;二是建设行政和技术服务设施,包括产业化运营管理总部、技术服务中心和检测平台等;三是建设产业链相关配套设施,包括饲料加工厂、畜禽屠宰加工厂和仓储物流基地等;四是建设环保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资源化利用设施和种养结合基地等。公司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实施主体,既是主要投资方,也是运营管理方。在养殖产业链的各环节与合作农户开展紧密深度合作,建立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形成产业化联合体。合作农户入园成为产业工人,可以从事专业化畜禽饲养,也可以参与园区专业服务队伍,还可以参与产业链后端的屠宰分割、加工和包装等环节,成为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

  此外,公司也与外部第三方企业或专业机构、政府或其控股平台开展投资、建设和运营等层面的合作。未来,公司将稳步推进“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的模式迭代,努力实现从农牧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现代养殖小区和现代产业园区投资建设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也是未来养殖行业发展的方向,可以提高合作农户的养殖规模、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对合作农户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公司与合作农户共赢。

  公司采购的原料主要是玉米、豆粕、小麦和高粱等饲料原料,采购量根据肉鸡肉猪等畜禽饲养生产计划、安全库存和运输周期等因素确定。公司采用“集中采购为主,区域采购为辅”的采购模式。

  在决策方面,公司设立由部门总经理、配方师和粮业研究员等组成的采购决策委员会。采购决策委员会拥有原料集中采购决策权,具体包括确定采购价格、采购总量、采购期、货运方式和配送地点等决策权。采购决策委员会根据配方师和粮业研究员对饲料原料的营养含量、配方结构、供需分析和价格预测等研究报告,综合研判后确定阶段性采购策略和采购方案。

  在实施方面,公司设立采购中心作为原料采购管理、实施和监督机构,下设区域采购中心和各专业线采购单位,负责执行公司采购决策委员会制定的原料采购策略,组织协调物流运输和监控库存,保障原料供应稳定充足。各区域子公司根据生产需求,与供应商签署具体采购合同,并按合同进行采购;或者由公司饲料贸易公司签署采购合同后,供应商按合同要求转销给区域子公司。各子公司根据所在区域粮食产量及市场行情,也会灵活开展区域采购原料,作为公司大宗集中采购的补充。开展区域采购方式时,区域采购中心根据所辖区域子公司需求和市场行情,向公司采购中心提交原料采购申请,审批通过后,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进行采购。

  公司肉鸡的客户群体以批发商为主,终端零售商为辅;肉猪的主要客户群体为批发商和肉联厂。公司肉鸡、肉猪销售以活鸡活猪销售为主,屠宰销售和熟食加工为辅。公司直接批发销售给客户,由客户分销至全国各地市场,价格随行就市,交易模式为“”。

  公司依照产品特征和交货地点不同,交易方式有所不同。销售肉鸡时,客户在温氏商城提前下单订购所需要的品种和数量,公司根据销售订单统筹安排合作农户饲养的肉鸡出栏。合作农户接到公司通知,将出栏肉鸡运输至公司销售部进行验货过磅,与公司完成产品交接。公司销售人员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在销售部进行肉鸡品种搭配,完成与客户产品交付。销售肉猪时,客户在公司技术服务部完成相应销售手续后,由客户安排车辆至公司指定的已经完成产品上市前检测的合作农户装猪提货,然后到公司、客户和合作农户三方认可的地方过磅,并完成产品交接。

  销售模式的变化:因新冠疫情影响及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要求,活禽、活猪交易和调运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政策要求,未来将逐步取消活禽市场交易。目前,公司肉鸡和肉猪销售存在活禽和活猪销售模式与“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销售模式并存的局面。未来,公司将逐步向“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销售模式转变。为应对这些转变,公司已加速布局屠宰加工业务,加强品牌营销策划,探索建设社区销售、产销直供(大型食品加工、团膳配餐企业)、大批发和线上直销等营销渠道,通过线)联动、掌控渠道、直配终端的销售方式提高销售效益。

  公司是全国肉鸡养殖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瘦肉型猪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猪良种工程示范基地和无公害肉猪生产基地,公司的种猪育种和肉猪养殖规模在全国排名前列。2000年,公司被认定为我国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连续通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审定(2021年12月监制)。

  我国肉鸡和肉猪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行内通常以鸡、猪销售量作为考察企业市场地位的核心指标。2021年公司销售肉鸡11.01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约占全国黄羽鸡和白羽鸡总出栏量的11%,在同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2021年全国黄羽鸡和白羽鸡总出栏量约99亿只,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销售肉猪1,321.7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约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2%,在同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2021年全国生猪出栏量67,128万头,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肉鸡4.88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肉猪800.60万头(含毛猪和鲜品),肉鸭2,432.92万只(含毛鸭和鲜品),营业收入315.35亿元,利润总额亏损34.3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41.07%。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肉鸡类产品和肉猪类产品的销售收入,两者分别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7.09%和44.80%。两者的盈利状况对公司的业绩影响最大,报告期内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分析如下:

  猪价从3月开始企稳回升,但总体上仍较低迷。报告期内,公司毛猪销售均价为13.59元/公斤,同比下降41.74%。但是,公司猪业经过近两年来重构疫病防控体系,持续优化种猪结构,强抓生产管理以及不断推进降本增效等各项工作,目前成效开始显现,猪业生产成绩逐步提高,在克服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压力的同时,公司肉猪养殖成本持续下降。6月,伴随着猪价回升,公司猪业在经历一年多亏损后实现月度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公司禽业生产成绩保持历史高位,肉鸡上市率达94.9%,成本控制行业领先。报告期内,鸡价总体平稳,公司毛鸡销售均价为13.88元/公斤,同比上升0.43%。虽因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推高养殖成本,但公司鸡、鸭禽业仍实现总体盈利。

  3.报告期内,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摊销股权激励费用3.74亿元。

  4.报告期内,公司为应对行业低迷期持续增加的资金储备,计提利息支出8.67亿元。

  综合上述四个方面主要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24亿元,同比减少41.07%。同行业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绝大部分同行业上市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或出现亏损,公司业绩变化符合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期末,公司财务状况整体情况良好,资产负债率65.7%。公司2021年度开始执行新租赁准则以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使报告期末负债增加148.30亿元,资产负债率相应提升约4%。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养殖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仍是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模式特有的风险详见本节“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公司合作农户数量未发生重大变化,总数量4.42万户。各区域合作农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分别为:华南区域43.09%,华东区域19.64%,华中区域15.63%,西南区域16.62%,华北区域3.55%,西北区域0.91%,东北区域0.57%。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39年的创业发展,公司紧紧围绕鸡猪主产业,坚持创新,不断积累,在竞争和发展中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步步奠定了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并在经营模式、产业布局、研发与技术实力、软硬件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一)模式优势 公司采用紧密型“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这是公司获得持续增长和壮大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常常被业界称为“温氏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专业化程度高 养殖产业链前端的育种及种苗繁育、饲料研制和疫病防控等环节属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型环节,投资大、周期长,公司能够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高效开展。商品肉鸡、商品肉猪饲养属于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环节,但周期短、流程简单。合作农户有人力、自有土地和自主积极性,但缺乏种苗、饲料和兽药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双方合作后优势互补,合作农户只需专心做好养殖管理,就能获得稳定的合作效益,同时公司也节省了肉鸡肉猪栏舍的资本开支和折旧,减少了人力成本,实现轻资产扩张。这种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司和合作农户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2.市场对接能力强 公司负责组织产品销售,利用规模优势和营销技术提高与市场的对接能力和议价能力,从而提高销售收益。公司根据委托养殖合同约定与合作农户结算,有效隔离市场价格波动向合作农户传导,保护合作农户生产积极性,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 3.管理完善且规范 公司建立了“五统一”的管理标准——“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进苗、统一用料和统一销售”。通过“五统一”管理,公司严格控制种苗、药物、疫苗、饲料和出栏肉鸡肉猪的质量和成本,同时减少中间交易环节和成本,提高养殖产业链整体周转效率。 4.规模适度,适合中国国情 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兼顾了规模与效益,符合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资源条件和方向。公司通过适度控制单个合作农户的养殖规模,可以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和受损失的风险,合理分散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优化区域布局,实现养殖与生态和谐发展;同时增加了农村就业人口,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二)双主业以及配套产业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鸡、猪类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7.09%和44.80%,构成双主业双轮驱动。当不同鸡、猪周期冲击行业生产经营时,公司经营策略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发展韧性足。同时,公司通过横向积极发展兽药、农牧设备、食品加工、金融投资等配套业务以及发展水禽、蛋鸡等其他养殖业,进一步完善主业生态圈,实现各业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纵向加快推进屠宰和食品加工业,打通畜禽产业链上下游,建立食品“原料-加工-销售”一体化全产业链,发挥全产业链效益最大化,对冲鸡、猪行业周期波动。并且,公司主产业已实现全国布局,可通过不同区域饲料原料价格、产品价格差异的对冲机制,实现稳健经营,促进稳步发展。 (三)研发和技术体系优势 公司建立了紧密型“产学研”研发体系,与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公司研究院(技术中心)分专业、分阶段统筹开展畜禽育种、营养、防疫和环保等领域前瞻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技术研究与储备,各事业部及其下属单位积极开展应用型和创新型研究并积极推广应用各领域新技术和新成果。 1.畜禽育种技术 鸡育种:公司拥有专业的鸡育种公司,建立了行业内规模领先、结构合理的黄羽鸡育种基地,是国内掌握优质鸡遗传资源最多的单位之一。公司纯种鸡品种及其存栏规模行业领先,拥有约50个优质鸡纯系和肉鸡品种(配套系),基本上覆盖了我国市场上所有优质类型黄羽肉鸡品种;其中有7个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并获得畜禽新品种证书。 公司利用丰富的特点各异的优质鸡遗传资源经过系统的专门化品系选育后,培育出各具特色的品种和配套系。如果根据生长速度区分,可划分为快大型、中速型和慢速型品种;如果根据体型外貌区分,可划分为新兴矮脚黄鸡、新兴黄鸡、天露黑鸡、天露麻鸡、黄脚麻鸡、青脚麻鸡、乌皮麻鸡和丝羽乌骨鸡等品种系列。 近几年公司继续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加强了前瞻性和潜力巨大的品种研发和储备,科学布局现有品种结构,不断筑牢公司的黄羽鸡品种优势。公司深度掌握了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智能化测定与选育、肉质与胴体性状改良等育种新技术,持续打造行业领先的育种技术优势,提升黄羽鸡品种竞争力及其市场占有率。 猪育种:公司下属子公司-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行业内具有领先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专业化猪育种公司之一,目前已在全国生猪主产区建立了专业化瘦肉型和地方特色品种猪育种基地、高标准区域公猪站。公司针对不同市场需求,持续开展本土化瘦肉型猪选育,形成多个专门化品系和不同特点的商品肉猪品种。目前拥有5个品种、12个品系核心群纯种猪以及3个商品肉猪配套系,其中有2个肉猪配套系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2018年公司《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猪育种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创新了瘦肉型种猪分子育种、遗传评估和性能测定等技术,创建了中国瘦肉型种猪四系配套育种新体系,培育了两个四元杂交高效瘦肉型猪配套系,项目成果已在各区域公司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2020年公司育种项目《五元杂交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及其养殖技术示范推广》荣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鸭育种:公司提出以“做精做强番鸭,丰富多元品系”为长期目标,在夯实番鸭养殖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拓路先行、埋首精耕,攻坚白鸭、麻鸭饲养技术,丰富多元品系育种,助推公司全面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公司有1个鸭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并获得畜禽新品种证书,是一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这是国内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番鸭品种,突破了番鸭“卡脖子”种质资源问题。 2.营养配方技术 公司经过几十年持续地研发、试验和积累,建立了数据量庞大的饲料原料营养含量数据库和畜禽饲养营养标准数据库。公司饲料配方师根据饲料原料市场价格变化,充分挖掘出不同产地、不同种类饲料原料的互补或替代方案,高效配制出针对不同畜禽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精确、经济的饲料配方,实现单位增重饲料成本最优,平衡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3.疾病防治技术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疾病防治以及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可以通过及时、准确、完整的病毒抗体抗原检测体系和疫苗免疫抗体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畜禽健康状况,制订了有效的免疫程序和防疫计划。除此之外,2018年国内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公司对畜禽养殖场制订了严密有效的生物安全制度和执行、监督机制,确保人员、物料、车辆和畜禽等严格按照生物安全规范移动、清洗、消毒和隔离。在生物安全措施实施过程中,公司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不断完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防控效果。 4.养殖环保技术 公司自2004年起就把环保放到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将“持续提升企业环保治理能力”提上了日程。2010年开始,公司大力推动各级单位下属种场、饲料厂的环保整治行动,督促合作农户做好环保治理工作。目前,公司组建有广东省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畜禽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养殖环保成套技术。公司遵循“资源化、生态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把清洁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大力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力求从源头减少污染,最大限度实现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形成了适合不同区域特点和养殖模式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促进企业低碳、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共投入研发经费2.14亿元,新立项科研项目61项,获得新兽药证书1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8项,省部级科技奖项67项,畜禽新品种10个(其中猪2个,鸡7个,鸭1个),新兽药证书45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89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13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0项。 (四)管理体系优势 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优势。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平均行业从业经验超过20年,对行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理解,能够制定出高效务实的业务发展策略,准确地评估和应对风险。中层管理团队成员平均从业经验也有10年以上,在畜牧业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技能。通过内部培养和对外引进等多种渠道,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和骨干员工得到不断扩充。制度保障上,公司建立了行政职务和技术职称双通道人才晋升渠道,辅以员工位级晋升、专才优才聘用机制,使公司的管理团队和人才队伍形成合理的梯队和建制。同时,公司完善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制度,逐步增加竞聘选拔的比例,让真正有能力、能担当、能干事的人才进入管理团队,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 公司以业务板块和业务条线划分,建立及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各业务板块相对独立、各业务条线互相衔接的健全的成套制度体系,确保事项有章可循。公司的制度体系经总部职能部门等中后台管理体系运作和支撑后,下属生产经营单位的新进员工和新晋干部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实现快速胜任工作岗位。 公司建立了生产经营大数据管理中心和大数据辅助经营决策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有效管控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经营单元,实现充分授权和有效监督,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依托物联网技术和高度集成的标准化的ERP信息管理系统,公司数字流程部开发出具有行业特色和企业个性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如OA办公系统,采购、财务和销售系统,种猪场、种鸡场、奶牛养殖场和农牧设备厂管理系统,合作农户管理及结算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实现对业务全面、高效的管理。随着屠宰、生鲜项目加快布局,公司又开发了温氏商城畜禽交易以及各销售电商等平台,为未来公司产品销售模式在新领域的探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五)企业文化优势 公司秉承“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企业文化理念,兼顾员工、股东、客户和合作农户等各方利益,符合普世价值观,促进员工、股东、客户和合作农户团结、务实。 一直以来,公司员工工作有保障,薪酬福利优厚,工作生活环境和谐;公司股东获得良好分红回报,合作农户获得良好合作效益。在经历了一次次行业重大事件后,公司与合作农户、客户的合作关系更加稳定牢固,全体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公司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投资者在评估公司投资价值时,应特别认真地考虑下述各项风险因素。下述风险根据重要性原则或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程度大小排序,该排序并不表示风险因素依次发生。 1.制度政策风险 法律、行业法规、部门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及相关行业政策是行业发展的准绳,一切从事畜牧养殖行业的人员和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涉及养殖、食品、动物防疫、产品质量安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屠宰、兽药、畜禽养殖污染等一系列要求。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及各类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现行的行业规章制度可能面临修订或废止。上到国家,下至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也都可能根据新形势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对于畜牧养殖行业从业者而言,必须紧跟政策,否则可能面临制度政策风险。 2.行业竞争风险 随着国家对规模化养殖转型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不少企业进入畜禽养殖行业,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应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调整市场营销策略,未来公司的市场份额和收益水平可能因激烈市场竞争而下降。 3.价格波动风险 畜禽养殖行业从业者众多。中小养户存在“价高进入,价低退出”的非理性现象,影响了市场供给的稳定,造成产品价格波动,行业称为“鸡周期”、“猪周期”。如果未来“鸡周期”、“猪周期”进入低谷期,产品市场价格下滑,则公司将面临销售收入下降的风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出现下滑甚至亏损。 同时,畜禽养殖行业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的产量和价格易受到自然天气、市场情况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若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将会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4.畜禽疫病风险 疫病是畜禽养殖行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一旦发生疫病,可能引发公司畜禽产品发生死亡或被迫捕杀、生产成绩下降、市场交易受限和消费需求下降等风险,公司可能因此生产成本上升、产品积压、销售价格和销量下降等,导致公司面临经营效益下滑的风险。 2018年8月起,非洲猪瘟疫情在国内流行,截至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药物防治。受非洲猪瘟疫情及防控措施影响,公司养猪业可能面临猪只染疫死亡、被捕杀或跨区调运受阻和销售受限等多种风险。 5.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从历史上看,历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都对畜禽养殖行业造成重创,畜禽养殖企业面临着经营亏损的风险。对畜禽养殖企业来说,在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时,可能面临以下风险:消费者恐慌导致肉类消费需求下降;供需不匹配,销售价格面临较动的风险;受调运、活禽交易市场关闭、进出口的限制等政策的影响,可能面临销售受阻的风险。 6.自然灾害风险 随着公司加大业务规模发展与养殖区域布局,养殖场地遍布在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及西南地区等,部分养殖场地可能会面临台风、地震、洪涝和雪灾等各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造成养殖场建筑设施损坏或畜禽死亡,进而影响公司下属子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 7.食品安全风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食品企业,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企业品牌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将直接影响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造成企业经营业绩严重下滑。 8.经营模式风险 公司采用紧密型“公司+农户”的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该经营模式中,合作农户是至关重要的基础之一。公司与合作农户通过签订委托养殖合同方式合作。在合作执行中仍可能存在极少数农户对合同相关条款的理解有偏差,导致潜在的纠纷或诉讼风险。如果爆发疫病、其他规模化企业采取竞争手段争夺农户或养殖政策、就业环境等发生改变,企业可能面临合作农户流失的风险。 9.投资项目预期收益无法实现的风险 公司在养殖、屠宰等业务方面有多个在建投资项目,投资数额较大。虽然项目经过可行性研究论证分析、投资建设管理来保证项目顺利投入运营,但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产业政策变动或国家政策法规变化,以及公司自身的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和市场占有拓展等能力因素的影响,投资建设项目有可能无法如期完工或正常运营,进而造成预期收益可能无法实现。 10.存货减值风险 公司的肉鸡、生猪养殖生产周期较长。报告期内存货金额及其在公司总资产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受行业周期性供需变化、突发疫情等因素影响,肉鸡、生猪价格波动较为明显。若肉鸡、生猪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导致公司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下降,公司可能面临存货减值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公司当期经营业绩受到较大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加强日常监督,防范制度政策风险 公司加强日常监督,实时关注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法律、行业法规、部门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及相关行业政策,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做好政策风险预测。在风险预测的基础上,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力求降低风险。公司也对潜在的政策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对政策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使公司避免或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损失。 2.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公司竞争力 继续提升公司行业竞争力与竞争优势;提升自身资金与技术优势,适应养殖行业规模集中化的发展趋势;加快延伸产业链,推动从重视生产端向重视销售端转移,加快推进生鲜和熟食业务探索。 3.多渠道降本增效,减弱价格波动影响 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管理效率,降本增效,应对畜禽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继续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业务结构,分散市场风险;进一步优化原材料集中采购模式,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应对原料波动风险;优化饲料配方结构,降低饲料配方成本。 4.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尽最大努力减少畜禽疫病损失 公司形成育种、养殖及饲料、防疫保健、环保治理为一体的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大疫情防控研发技术投入,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技术体系,减少疫病的发生及损失。 面对非洲猪瘟疫情,公司重点推进洗消/消毒中心的建设,完善猪场内消毒设施设备和物理隔离等防疫硬件配置,不断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学习借鉴行业成功经验,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关键环节实行清单式管理。全面推行猪只及饲料运输中转车的专车专用,推动猪苗与饲料的集中配送;进一步优化和固化猪只饲养、销售、淘汰及运输等关键环节的生物安全管理,尽可能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疫情发生风险;快速推进清空场的改造升级和灭源工作;制定严密的引种计划,严格执行种猪质量标准,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引种工作。做好基层员工培训,确保各项生物安全操作理解与执行到位;执行压责、履责和问责机制,抓好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信息,积极组织协调,做好种猪调拨、猪苗投放及肉猪销售的“保三通”工作,保持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 5.完善应急预案和部署,降低公共卫生安全、自然灾害及食品安全风险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经历过多次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及自然灾害。公司及时复盘和总结经验,并建立起完善的应急与启动预案流程。在风险发生之前,公司实时监控相关风险,做好预防和部署。在风险发生之后,启动报告畅通机制,保证公司能够及时获得各生产单位的相关情况。公司还建立定期购买财产保险管理规范,为资产设备、畜禽产品等购买保险,提前做好风险转移与分散,提高公司防灾能力,保障公司的生物资产安全。 对于食品安全风险,公司始终按照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生产经营,对产品进行严格检测达标后上市流通,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避免食品安全风险。 6.增强互信互利,实现有效管理 加强对合作农户前期甄选、养殖管理、物料供应、技术服务、质量控制及收益结算等养殖过程各方面的合作监督与支持需求,形成合理的流程分工与责任义务,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对“公司+农户”模式进行升级迭代,总结推广“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合作农户饲养规模和总体收益。 7.多措并举,分散投资项目风险 面对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系列过程的不确定性,采取吸收、分散及转移等风险管理方式多措并举。结合畜禽养殖、屠宰、生鲜等业务链布局,分散项目集中风险;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建立项目责任管理体系,完善项目配套考核机制,提高项目运营管理能力。

  报告期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疫情持续反复,社会餐饮消费总体低迷,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干部员工按照董事会“固本强基,稳健经营”的总基调,围绕“聚焦经营、坚定改革、从严治企,积聚企业新动能”的年度工作主线,精抓细管养殖主业,保持大生产稳定,促进各生产关键指标持续向好,综合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公司步入正常经营状态,随着畜禽市场行情的好转,公司6月和第二季度均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主要生产经营工作如下:

  加强基础管理,持续提升生产成绩。落实干部驻点和值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基层人员业务培训和考核,提升工作成效。强化数据监控,对生产数据异常及重大生产问题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经过努力,公司种猪结构持续优化,种猪繁殖性能逐步的提升。报告期末高效能繁母猪存栏量约120万头,窝均健仔10.8头;肉猪上市率稳步提高,已接近90%。

  加强区域协同,提升销售效益。统筹各区域配种、投苗和出栏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高价区域倾斜,做好高价区稳产增产工作;共享各区销售信息,完善定价机制,提升整体销售效益。

  挖掘成本下降空间,强抓节支节流工作。发挥集采优势,强化与饲料配方和饲料生产技术高效协同,挖掘优势原料替代和配方调整空间,控制饲料成本。严控接待、办公日用品和低值易耗品等可控费用。监控药物疫苗采购和使用,优化非瘟防疫流程,确保防非费用保持在合理区间。

  化解疫情影响,保证销售通畅。3月华东新一轮疫情对该区域禽业生产、销售有一定影响。公司养禽事业部统筹部署,沉着有序应对,及时化解疫区各种困难挑战,确保了人员安全、生产稳定、销售总体畅通。

  强抓“双基”管理,生产成绩维持历史高位。基础管理方面:通过加强配方统筹力度、优化配方结构、加大优势原料使用、提升饲料加工质量、强化饲喂管理减少浪费和优化物料运输流程等措施,有力控制饲料成本。加强大体重肉鸡品种选育、种苗挑选和养户饲养管理,持续推进肉鸡增重。基层管理方面:推进种场、服务部、饲料厂等管理报表应用,以经营结果为导向,严格落实个人业绩考核制度,有效提升下属单位经营意识。经过努力,报告期内公司肉鸡上市率达94.9%,料肉比2.87,同比降低0.01,生产成绩维持历史高位,肉鸡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保持行业领先。落实产销、产屠联动,增加销售效益。报告期内养禽事业部加强行情研判,有序调控上市节奏,有效落实产销、产屠联动、合约订单销售等销售措施,保证了销售畅通,增加了销售效益。转型升级工作继续有效推进,报告期末公司肉鸡屠宰单班产能约2.85亿只,报告期内鲜品鸡与熟食鸡共销售7171.5万只,同比增长1.74%。鲜品和熟食加工品的销售有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厚禽业业绩。

  兽药:报告期内销售总收入9.02亿元,其中外销收入3.22亿元。根据畜禽行业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主抓重点客户、重点业务。按服务对象不同分别成立黄鸡、白鸡、水禽、家畜四大营销中心,建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价格体系和品质衡量准则,配套灵活的定价机制和业务开拓机制,在市场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建立以研发首席和产品首席为核心的专业研发和市场团队,加强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能力。报告期内获得新兽药证书1项、产品批文8个和发明专利授权9件,禽流感新毒株疫苗产品和猪蓝耳灭活疫苗新品获批上市。

  乳业:报告期内销售原料奶6.51万吨,成品奶1.44万吨,销售总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0.36%。现有存栏奶牛27000多头。报告期内乳业公司重点做好奶牛精细管理,努力提高奶牛产奶量并降低饲喂成本;积极筹备新牧场建设,稳步推进开工建设进度。乳品销售方面聚焦渠道和品牌建设,线下打造样板门店,线上规范电商销售。

  农牧设备:报告期内销售总收入2.55亿元,其中外销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03.8%。因养猪行业新增产能投资总体放缓,设备公司将工作重心转向养禽设备市场开拓,报告期内养禽设备销量同比增长68%。同时,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探索开拓东南亚市场,开局良好。

  金融投资:深耕政策支持、成长性良好的细分行业,稳步布局投资项目。报告期内已投项目中新增3个项目上会审核,8个项目即将申报IPO。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温氏股份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线上线下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开云体育app官方下载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开云体育app官方下载

    销售部电话0371-60258880

  • 开云体育app官方下载

    采购部电话0371-55018240

Copyright © 2002- 2022 开云体育app官方下载 版权所有